黄梅戏(龙腔)

  


  项目类别:传统戏曲
  项目级别:市级
  传承人:-  项目批次:第三批


任何一个剧种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它的唱腔。“龙腔”就是黄梅戏最具特色的传统唱腔之一。

一、“龙腔”的起源

“龙腔”的起源应从黄梅戏鼻祖蔡仲贤说起。蔡仲贤,字国清,诨名蔡老五,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三日出生于望江县香茗山南麓蔡家大屋,从小跟其父蔡品端在本地徽班里学戏。后因生活所迫,流浪到湖北的广济、黄梅、靳春等县打砻子(去稻壳的工具)糊口。他生性好唱,学会了当地的采茶调。光绪七年(1881),蔡仲贤在家乡正式成立了采茶调流动班社。经常活动于太湖、宿松、黄梅、望江、怀宁、潜山等地。采茶调在蔡氏师徒的演唱过程中,逐渐地融入了安徽的民歌小调例如“高腔”、“平安调”、“徽调”等,发展成具有蔡仲贤风格的地方小戏—黄梅调。蔡仲贤嗓音甜美、吐字清晰、扮相俊俏、功夫深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当时许多活跃在各地舞台上有名气的黄梅戏艺人均出自于他的门下。各地众多黄梅戏班子都打着蔡仲贤的招牌,出现了“只见蔡仲贤戏班,不见蔡仲贤登台”的现象。

著名黄梅戏学者陆洪非先生在1985年出版的《黄梅戏源流》中写道“望江蔡仲贤是安徽最早的黄梅戏艺人,截止目前为止,在所搜集的有关黄梅戏源流的材料中,早于蔡仲贤的,尚未发现。”

“龙腔”形成在“昆玉佬戏班”时期,代表人物是龙昆玉和龙甲炳父子俩。龙昆玉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望江县著名的黄梅戏艺人之一,和久负盛名的胡玉庭齐名。年轻时的龙昆玉、胡玉庭同在望江县最早的黄梅戏班社“长春班”里学戏,拜杨润保为师父,拜蔡仲贤为师祖。据望江县志记载“长春班,清光绪初年艺人蔡仲贤组建,活跃于香茗山南北的广大区域。光绪十年(1884),该班在太湖新仓等地演出,蔡仲贤招收黄梅戏第一个女艺人胡普伢随班演唱。民国七年,杨润保重建长春班,檀盛云、柯竹贤、金文芳等黄梅戏‘好佬’应邀进班,胡玉庭、龙昆玉等亦与此时进班学艺。长春班行当齐全、阵容整齐,以演‘苦戏’着称。活跃于太湖、宿松、潜山一带民间。”

龙昆玉主工旦角,艺术功底深厚,出口成曲,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黄梅戏女唱腔比男唱腔高四度,男腔本身就高,再好的嗓子一天连续几场的演唱也是受不了的,因此龙昆玉在连续演唱的状况下在有些地方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下滑音,唱不上去就开始口语化一些,向低音区走向就比较多了。长期以往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演唱风格。

“龙腔”的第二代传创人龙甲炳(艺名龙凤霞),生于1922年11月,是龙昆玉的长子,十岁开始随父学戏。龙昆玉教戏甚严,其子甲炳只要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不循其法就会招至打骂。龙甲炳后师从查小德,正式拜师胡玉庭。查小德出生于凉泉乡查家横塘,是望江县很有名气及影响力的黄梅戏老艺人。他早年工花旦,之后转小生,后因眼疾失明才改唱一些小角。胡玉庭是龙昆玉的同门好友,人称卯林伢,后在至德县剧团,是个唱戏的“好佬”,“一门到十杂”,什么角色都能演。俗话说“有其师必有其徒”,龙甲炳早年跟着查小德学“旦角”,后来师从胡玉庭便也是“一门到十杂”,生、旦、净、末、丑样样都能演。在长期的学艺生涯中,他继承了父亲那委婉细腻的唱法,更广泛地吸收了众家之长,并把望江民歌小调,经过改腔融入到他的唱腔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龙氏唱法,拓宽了其父唯唱旦角的戏路与腔调。

在三、四十年代望江县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由民间艺人和农村戏曲爱好者自由组织的季节性班社,如“合意堂”、“陈绍堂戏班”、“何旭东班”、“六股堂”、“郝正祥班”、“昆玉佬戏班”等等。最受欢迎的除“合意堂”、“六股堂”外,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要算“昆玉佬戏班”了。当时的百姓只要知道龙昆玉在哪里唱戏,方圆十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提着灯笼打着火把赶着去看他演的戏。

二、“龙腔”的演唱特点

在民国37年,杨润保去世,给徒弟龙昆玉留下了一些行头,龙昆玉联合了望江县武昌湖以南地区的演唱黄梅戏的“好佬”徐柳生、杨水乐、汤百樵、胡步桥等人,组建了“昆玉佬戏班”。 其腔调、道白用的都是本地方言土语和声韵,唱腔节奏散漫,调子委婉,如泣如诉,融唱、说、数于一体。其表演朴实而真诚,刻划人物细腻,讲究以情动人,善于表现人物的坎坷命运和不幸遭遇。他们的表演独具一格,形成了黄梅戏声腔特有的风格,本地人称“河南路子”,就是现在所说的“龙腔”。而在望、怀交界处的班社,受“怀腔”影响,曲调旋律渐趋华丽,道白、表演也较多地吸进了程序化的东西,形成了与望江南路不同的“河北”声调。“河北”声腔在新坝、赛口、武昌、高士一带影响很大,其代表人物有胡玉庭、江月明、檀少春等。

“龙腔”在男女平词、二行三行、道腔、仙腔、彩腔、花腔都有不同于“怀腔”之处。如《三伯访友》中祝英台唱的《描药方》,“怀腔”是这样唱的:

1.png

 

而“龙腔”一开口就降低了小三度,同时伯字用低音“6”来演唱就显得凄婉,催人泪下:

2.png

“一点……”“怀腔”是:

3.png

“龙腔”就委婉的多,把民间“苦丧调”巧妙的揉合在里面。非但如此,“怀腔”的“老龙”用“5”来演唱,听了像“牢笼”二字,而“龙腔”的“老龙”用低音“6”和中音“2”来演唱,就非常符合词的声调,听了很舒服:

4.png

“龙腔”的第二个代表人物龙甲炳,他的噪音条件不是很好,总是喜欢把“5”降低小三度来唱,长期以往就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他的腔调韵味十足、板式节奏灵活、行腔婉转舒缓、朴实无华,特别在阴司腔中表现尤为突出。他能按着剧情的需要和人物的刻画,自由地掌控唱腔。阴司腔他唱得是悲悲切切、凄凉哀愁、催人泪下。与他同时传承龙氏唱法的还有他的妻子肖玉珍(1925年7月20日生,健在。1954年入望江“曙光剧团”,主演了《荞麦记》中的王三女、《卖花记》中的张民、《山伯访友》中的祝英台等几十部戏)和陈学良(1928年11月5日生,健在。1952年进入望江县黄梅戏流动剧团,任业务团长,主工青衣)。

三、“龙腔” 名字的由来 

“龙腔”这个名字的形成和被黄梅戏圈内人士所认同,是从1979年安庆地区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开始的。当年,龙甲炳把其父龙昆玉口授的《描药方》,传授给了他的得意门生方正求和青年演员胡秀娟等人。为了在大赛上一展“龙腔”的风采,师徒们一起潜心探讨,苦心琢磨。为了更好的展示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相思病重自己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方正求把传统的《描药方》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在其中一段慢板唱腔中夹入了以闷声钹为主的锣鼓,在音响上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更好地烘托出祝英台悲怆愤懑的痛苦心情。在皖江大剧院,扮演祝英台的胡秀娟以一曲《描药方》而闻名遐尔。她那如诉如泣、婉转低回的演唱,特别是那句句遒劲深沉夹锣带鼓的伴奏更显得悲凉惨绝,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祝英台艺术形象。人们耳目一新,为之倾倒。专家、同行、观众都一片赞扬。

《描药方》的演出当时轰动整个宜城——安庆,“龙腔”才开始被外界所认识、被同行们所赞赏、被世人所关注。从真正意义上讲才开始有了“龙腔”这个名词。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的不断播放,一场接一场的演出,“龙腔”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2000年11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文化史》中册1424页(四)【黄梅戏音乐】记载道“在安庆地区,采茶花鼓戏与当地语言、民间歌舞、说唱等形式相结合,吸取青阳腔、徽调的营养逐渐形成新的有特色声腔剧种、在发展流传中、受方言等影响,各县腔调略有差异,叫法也有些不同,如太湖县的叫弥腔,望江县叫做龙腔,安庆的叫府调,怀宁的叫怀腔。”

四、“龙腔”的传承

“龙腔”第三代传人代表方正求:1942年12月生,长岭街上人,自幼喜爱黄梅戏,1956年10月进“曙光剧团”—望江县黄梅戏剧团的前身,主工小生,现已退休,但仍然活跃于皖、鄂、湘、赣、粤、闽、浙诸县的城乡舞台。即演又导,唱老腔老调为主,继续以传播“龙腔”为己任。“龙腔”的第四代传人代表胡秀娟,现已调离剧团,改行他业。“龙腔”的第五代传人龙妮:1974年4月16日出生,1987年进县剧团学艺至今,主工花旦、青衣、老旦并反串小生,戏路很广。他继承了爷爷龙甲炳的遗风,经常得到奶奶肖玉珍的心传口授,自幼受此熏陶,至今还十分喜爱龙氏唱法。她是当今县剧团的主要演员,曾于2001年参加全省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演唱“龙腔”的《描药方》荣获二等奖。

目前,在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演出中,除了《描药方》、《王婆骂鸡》、《皮瞎子算命》等一些折子戏还能听到原汁原味的“龙腔”外,演出整本戏是以唱黄梅戏作曲家们编创的曲谱为主,很难听到“龙腔”的韵味。但在乡村许多业余黄梅戏班子演出中,还是以方言演唱老腔老调老本子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龙腔”的传统唱法,颇受群众欢迎。如今在城乡经常还能看见他们搭建起的舞台,听到具有“龙腔”风格的演唱。

黄梅戏作曲家王兆乾、陈儒天,音乐家陈国金等都先后到望江来采访过会唱“龙腔”的老艺人,并把“龙腔”运用到他们所创作的曲谱当中。在《孟姜女》、《徽州女人》等的经典唱段中都能听到“龙腔”的韵味。所以说“龙腔”为丰富黄梅戏唱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如今黄梅戏腔调的改革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现在看电视里的黄梅戏,常常有一种陌生感,因为唱腔的变化太花太快,失去了黄梅戏唱腔原本的特征。其中有些新戏的曲子高亢激扬,缺乏乡情味,听了不像黄梅戏,观众是无法接受和学唱的。戏迷们都非常愤然,叹息说如果这就是黄梅戏腔调的改革方向,恐怕多年之后黄梅戏就要在地球上消失了。任何一个剧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特定的曲调和旋律,也是凭了这一特征,那些戏剧才得以保留与传唱,才被叫做某种戏。只有唱腔比较固定,老百姓也才能参与到其中去。呼吁我们的黄梅戏作曲家们不要眼睛只盯着莫莫重大的演出活动,莫莫重大的比赛评奖,静下心来多想想广大的观众能否接受你。恭请你们戒除浮躁,潜心多向传统的优秀黄梅戏唱腔学习,吸取精华,编创出像《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人们即能学唱又喜爱的黄梅戏唱腔,老百姓会感谢你们的,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纵观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不难发现它来之于民,愉悦于民。能够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认可的戏曲才是好的戏曲,才有它的生命力。“龙腔”发展至今,正是吸取了民众的智慧,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出老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映射了他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其腔调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能参与其中,所以至今还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和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梅戏唱腔需要改革,但不能改得面目全非,歌不是歌,戏不像戏。传统的优秀唱腔是不能轻易改掉的。例如“龙腔”这种被观众认可并深受其喜爱的唱腔,就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望江龙腔”在2012年被列入安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敬之撰稿

2010年8月12日


七十年代黄梅戏"望江龙腔"创始人龙玉昆之子龙甲炳先生给中青年演员教学


1964年4月严凤英、王少舫大师在望江县华阳公社体验生活期间与县黄梅戏剧团演职人员合影




相关视频:

1.黄梅戏(龙腔)市级非遗申报专题片,拍摄于2012年【点击观看】

2.望江非遗-赛口镇红旗村唱戏 2011年2月

3.2011年2月12日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在赛口镇红旗村演出

4.望江县非遗展演周林红演唱龙腔《描药方》2011年3月

5.望江县民营“小百花”黄梅戏剧团演出 2011年2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